小寒到,中医专家告知您:要养生,还要“晚起床”!
今天17时14分,2022年的第一个节气,小寒,如约而至,小寒带着一个“小”字,看似不足为虑,实则寒冷尤甚,泗阳县中医院名医堂,主任中医师石志乔认为:此时养生应遵循,敛藏精气、固本扶元。 专家介绍 石志乔,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宿迁市名中医,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历任泗阳县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泗阳卫校副校长,2017年成立石志乔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21年验收通过,工作室培养8名传承弟子。 业务专长:善于用经方治疗外感、内伤诸疾,在辨证论治脾胃病、肝胆病、妇科病等方面得心应手,尤其在脾胃病方面更有独到之处,临床疗效显著,深爱广大患者的称颂与爱戴。 荣誉: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2013年被评为宿迁市首届名中医。2018担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撰写30余篇论文,其中在省级以上杂志或核心期刊发表22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10余篇。撰写的《简化子午流注纳甲针法推演法》一文,于1992年9月在《四川中医》“理论探讨”专栏发表,该文先后获得“时珍杯”全国医药学术论文评比大赛“一等奖”,获淮阴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和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国际优秀成果奖。完成著作四部:《老中医经方歌括与译释》、《好学易记中医儿科学证方歌括》、《脾胃科诊疗要略》、《伤寒论重点条文旨奥》。 冬病冬防“三九贴” 小寒是一年中之最寒冷的时令,人体阳气为温煦脏腑器官,收敛于内,使得气血运行缓慢,选择在小寒日采用具有辛散温通的中药选穴贴敷,可疏散风寒、疏经通络、温补脏腑,以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三九穴位贴敷是一种副作用少、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对“冬病”患者贴敷,以助其阳气的生发,顾护肌表,扶正祛邪,同时也巩固三伏贴敷的疗效,可以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和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 眼下,泗阳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三九贴”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有需求的市民朋友可拨打80832540(针灸康复科)、18052781852(蒋主任)进行咨询哦。 起居养生:早睡晚起,注重保暖 1、早睡晚起 《素问•调神大论》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 2、注重保暖 在小寒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此节气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头颈、背、手脚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 注意头部保暖,不仅外出要戴帽子,还要做好出门前、临睡前别洗头等生活细节。注意背部保暖,日常可着件棉或毛背心,以保肾阳。对于老年人,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饮食养生:温补防寒,饮食多样 进入小寒节气,也已进入数九寒天,而寒为阴邪,易伤人阳气,在饮食上应该以进补为主。对于小寒饮食进补,可多吃温养阳气的食物,如羊肉、牛肉、芝麻等。小寒节气在饮食上还应注意减甘增苦,以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运动养生:避寒就温,固护阳气 民间有谚语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善于养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以取得养肝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比如瑜伽、太极拳、散步、慢跑、跳绳、踢毽、打球、做操等,都是适合冬季锻炼的项目。 但冬季锻炼要注意:第一,不宜太早。最好要在太阳出来,气温有所升高后再进行身体锻炼。在出现大风、雾霾、寒冷空气袭来的天气时,最好不要在室外进行锻炼,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活动。尽量减少晚间外出活动次数,以免伤阳。第二,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第三,运动时务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使阳气外泄。 情志养生:动静结合,保精养神 小寒时节寒风凛冽,阴雪纷纷,易扰乱人体阳气,使人萎靡不振。冬天日照减少,易引发抑郁症,使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懒得动弹。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在阳光较好的时候,我们尽量到外面多晒太阳,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并注意动静结合。动可健身,静可养神,体健神旺,可一扫暮气,振奋精神。